友好的法院?

真实经历...

background

原先小区, 住2楼, 有个大阳台, 15年来无事发生; 去年, 楼下新业主入驻, 立即开始了投诉:

  • 物业
  • 居委
  • 街道
  • 城管
  • 警察
  • ...

不和我们沟通, 就投诉要求我们:

  • 因为,怀疑平台漏水, 导致外墙渗水, 会滴到家人头顶
  • 所以,要求我们拆除雨棚,花池, 并铲开整个阳台到砂浆层重新作整个防水工程

goal

楼下虽然屋内从一开始就没漏过水, 但是, 拿着外墙在暴雨后, 几处渗水点的照片一直要求:

一定要按照他们的方案施工, 才可能完全杜绝外墙渗漏.

trace

可是, 这是25年前的建筑哪...

虽然质疑其怀疑以及方案, 我们还是友善的进行了一系列合理防治:

  • 拆了花池, 将对应部分重作防水
  • 根据装修师傅建议, 自行采购了金刚防水漆, 刷了整个阳台
  • 找专门渗漏检测机构, 用专用仪器探查,并对全屋水管进行充气压力测试, 明确可能渗漏点, 进行一系列防治

但是, 珠海从4月开始一直到9月, 就没有连续5天以上不下雨的时日, 而防水材料, 至少要连续4天的干燥时间, 否则, 水溶性的专用材料将可能失效;

楼下直接在6月将我们告上区人民法院;

人生首次成为正式被告, 接到应述通知(民诉前调 XXX 号)才知道已经立案; 诉求有四:

  • 判令停止对原告房产侵害
  • 判令赔偿原告维修费用2万多
  • 判令拆除所有违建
  • 判令被告承担所有诉讼相关费用

logging

好在有律师朋友, 指点思路:

  • 嫑请律师, 自主应诉, 法官能识别小事大作和真诚应对的
  • 嘦积极配合调解, 作好防水, 其它的交给法官
  • 老建筑渗漏是常见纠纷, 鉴权最复杂, 没有法官愿意折腾
  • ...

所以, 淡定下来, 下单给专业机构负责, 紧盯天气, 挤时间一处一处作足防水, 又在法院对接的退休老专家现场勘察后, 增补可能的点, 进行全方位防渗:

  • 将二层以上总空调水明管,接上相同直径的引到阳台东南最低角的下水口, 以免冲刷平台
  • 并对东南最低角的下水口穿过围墙的内部壁重新作防水, 以免渗入墙体
  • 对整个平台,围墙,以及和隔壁的立墙, 全部刷上4层工业级防水材料
  • 对雨棚打入阳台围墙的三个中空立柱, 发现其中有积水, 就其底部开孔, 以免淤积, 并对顶部破损的塑封, 重新作密封;
  • 对平台西侧和隔壁共有的立墙底部挖开, 检验二层以上总雨水明管完好, 无破损;
    • 但是, 隔墙底部, 砂浆层上方有渗漏现象, 是从隔壁洗衣机排水口漏下串过来的
    • 于是, 截断水管, 对隔墙底部刷上4层工业级防水材料, 再接好排水管,
    • 并埋入一段开了槽的排水管
  • 确保:
    • 我们平台整体无论哪个面和角落, 都不可能有渗漏
    • 即便从隔壁有串水, 也将合理导出, 从排水管旁边导走

然后, 针对民事起诉状 中列举的各种证据, 进行质证, 组织好文档, 向法院提交资料;

收到原告追加证据, 追加老婆为被告, 继续质证, 组织好文档, 向法院提交资料;

今天, 终于开庭审判, 我们组织好所有证据:

  • 梳理好事件时间线
  • 设计答辩逻辑图
  • 打印好所有文件
  • 准备好视频/音频证据光盘(因为法院不收U盘, 还专门找了还有刻录仪的服务社来刻)
  • 事先进行演练, 分配好角色
  • 是否要当庭痛哭, 以便加强说服力...

结果, 在规定的时间到达规定的法庭, 法官一到场, 刚听书记员完成了资料陈述, 直接开始了法院调解;

三下五除二, 第5分钟就完成了法理分析, 给出方案, 要求原告代理律师沟通确认; 接着用了一个小时说服了原告, 我们当场转帐最终调解费, 从此, 楼下不可能以相同/相似理由再次起诉我们了;

法官也说:"不好意思, 今天没让你们体验到完整的法院议程;"

因为, 对方辩友..不是, 代理律师, 完全一问三不知:

  • 现在还漏不?
  • 渗漏原因,你们有鉴定报告嘛?
  • 到底损失费用有多少?

法官拿着我们提供的专业渗漏检测机构报告直接分析:

  • 平台是公有面积, 你们的所有后建都是违建, 但这是侵权, 无法证明和渗漏有关联
  • 原因涉及隔壁以及隔墙, 隔墙是全楼共有, 原告必须将所有关联方都告才行
  • 涉及渗漏的外墙面积,顶多20坪, 重刷的费用没多少, 鉴定费用绝对比真实损失还要高

所以, 原告提出2万多的损失不合理,

最终, 律师交代1.5万, 法官拍板, 涉及责任方有三方, 被告最多承担 1/3 , 而且被告一直在积极配合维修根本没有责任的建筑部分, 已经算好心了, 得打折; 3500元结束案件就可以了;

可电话沟通原告, 就是不愿意, 律师劝了半小时; 法官受不了, 拿了电话就分析, 结果原告还委屈, 说再也不相信法律了, 要投述;

法官也有结案 KPI 的, 套话才知道, 律师费就得5000, 如果我们只赔3500,律师可能拿不到尾款, 当场所有人都感觉小律师太不容易了; 就将最终调解费提到5000元;

summary

法官的思路很直接:

  • 你们这些证据以及过程都不重要
  • 法院只关心:
    • 权益损失
    • 责任归属
    • 承担比例
  • 其它的都是情绪和法律精神没关系

否则, 真要按照法院议程一步步来, 像外国剧集中那样辩论几轮, 每个案件时间成本就不可控了;

还分享几个案例:

  • 法官自己也被楼下投诉, 拆了卧室/洗手间, 重作防水都不行,
    • 最后拆了阳台, 才发现是外墙渗漏;
  • 有一还在审理的案子,是一到六楼一起告七楼漏水, 要先付费作鉴定时,
    • 六楼表示太贵不想作,
    • 但是, 3,4,5楼很积极, 宁可集资也要作技术鉴定;
    • 法官很奇怪这是根据什么逻辑来支撑信心的?
    • 一问才知道, 原来4层业主是作装修工程的, 所以上下楼都相信, 所以跟,
      • 而6楼就在7楼下, 知道这事儿没谱...
  • 另外有件跟踪20年还没结的案子:
    • 是座独幢别墅, 业主告房产商, 各种指标不合格,要修补
    • 双方都笃定自己是对的, 就一直鉴定, 维修, 再鉴定...怼了20年
    • 业主买下来, 从来没住过一天, 这20年, 就这么怼过来了

所以, 感叹:

以往都是楼下发现楼上渗水后, 万分焦虑想办法解决;
现在, 完全反过来了...

不过, 法院这种不管过程, 邻里关系情绪, 只根据法律精神以及相关案例, 高速定损定论, 竭力结案, 不扩大案件蔓延的技巧;

到底是友好呢, 还是不友好呢?


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;-) || RSS